Site icon 香港天樂浸信教會

出埃及記20210522

祭司替百姓獻祭的意義

讀經:出29:1-46

選讀經文:

1.這是你使他們分別為聖,作事奉我的祭司時要做的事:取一頭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羊, 2.無酵餅、用油調和的無酵餅,和抹油的無酵薄餅;這些餅都要用細麥麵做成。…  28.這是亞倫和他子孫憑永遠的定例從以色列人中所應得的;因為這是舉祭,是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取出,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舉祭。…  35.「你要這樣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亞倫和他兒子行授聖職禮七天。 36.為了贖罪,每天要獻一頭公牛為贖罪祭。你要為祭壇贖罪,使壇潔淨,並要用膏抹壇,使壇成為聖。 37.要為壇贖罪七天,使壇成為聖,壇就成為至聖。凡觸摸壇的都成為聖。」  43.我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 44.我要使會幕和祭壇分別為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分別為聖,作事奉我的祭司。 45.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作他們的神。 46.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

時代默想:

經文記載祭司的就職儀式。由摩西主持(出29:1),整個儀式需時七天(出29:35~37)。

儀式開始前,亞倫和他兒子要沐浴(出29:4),然後按次序逐一穿上大祭司的服裝(出29:5~6),並受膏(出29:7)。

亞倫的兒子(即普通祭司)亦要穿上相應的服裝(出29:8~9)。

在獻祭(出29:10~28、31~42)禮儀中有三隻祭牲要獻上,在宰殺祭牲前,祭司要先按手在祭牲上(出29:10、15、19)。

首先獻上的是公牛,性質是贖罪,作用是潔淨,牛的內臟要燒在祭壇上,但皮肉就在營外焚燒(出29:10~14)。

然後用血抹在壇角上(出29:12),接着獻上的是公綿羊(出29:15~18),性質是燔祭,即全祭牲要獻在壇上(出29:18)。

最後獻上的亦是公綿羊(出29:19~28、31~34),性質是平安祭,只須把祭品一

部分獻上,其餘的由祭司們在會幕前吃(出29:32),而把血抹在亞倫身體的某些部位(出29:20),相信有分別為聖的作用。

整個典體結束。

神設立祭司就是要他們代表以色列民獻上各種祭物,首要目的是先獻上贖罪,表示百姓的深切悔悟,然後是獻象徵全民完全奉上的燔祭,最後是獻與人分享的平安祭。

神吩咐從今以後每天早晚在祭壇上要獻的祭(出29:38~42),這是整個舊約獻祭制度的核心(民28~29章)。

(出29:29~30)是加插的經文,實際上是與未來的祭司就職有關。

整段敍述由(出29:43~46)的撮要結束。

祭司是人與神親近的橋樑,藉著祭司的工作人能夠來到神面前。

另一方面,祭司是神的僕人,要按時獻祭、點燈和準備陳設餅等。

因此,他必須經過自潔和分別為聖後才能履行職責。

按照(彼得前書2:5~9),信徒是上帝所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

這段經文教導我們知道自己的身分何等重要,作為祭司,我們是蒙揀選的,因此我們生命的意義就是事奉神,也服事人。

希伯來書這樣形容,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無瑕疵的大祭司:

「這樣一位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對我們是最合適的; 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 律法所立的大祭司本是有弱點的人,但在律法以後,神以起誓的話立了兒子為大祭司,成為完全,直到永遠。」(希伯來書 7:26-28 和合本2010)

回應禱告:

感謝神,讓我們有這位已經升入高天的大祭司耶穌基督,常為我們為向父神代求。奉主名禱告。阿們。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