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不斷的事奉
讀經:出27:1-21
選讀經文:
1.你要用金合歡木做祭壇,長五肘,寬五肘,這壇是正方形的,高三肘。… 8.要用板做壇,壇的中心是空的,都照着在山上所指示你的樣式做。 9.你要做帳幕的院子。南面,就是面向南方的那一邊,要用搓的細麻做院子的帷幔,長一百肘… 19.帳幕中各樣用途的器具,以及帳幕一切的橛子和院子裏一切的橛子,都要用銅做。
20.你要吩咐以色列人,把搗成的純橄欖油拿來給你,用以點燈,使燈經常點着; 21.在會幕中法櫃前的幔子外,亞倫和他的兒子要從晚上到早晨,在耶和華面前照管這燈。這要成為以色列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時代默想:
今日的經文繼續講制作祭壇、會幕的院子及用純橄欖油點燈的細節,而這燈是晝夜不斷燃點的。
獻燔祭用的壇(出27:1~8)是院中最重要的物件。
壇是正方形的,用木造、外面包上銅,面積為5.29平方米,高有1.35米。
其上有四角,亦是木造,外面也包銅。
考古學家在亞拉得城內發掘出一個猶大時期的祭壇,形狀大小與會幕的燔祭壇完全相同。
除了祭壇的尺寸外,經文亦列出一些用具(出27:3~7)。
外院的製作細則(出27:9~19):
外院以「帷幔」圍封,作用是清楚區分神聖和俗世空間。
「帷幔」是用細麻造(出27:9),整個圍封的範圍共有1,045平方米,周長共137.2米,在北、西和南面都掛上帷幔,在東面(即入口)的圍牆中,正中的9.2米沒有帷幔,但用「簾子」(出27:16)遮擋,兩旁則仍有帷幔,「簾子」的造法與分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相同。
這些帷幔都要掛在柱子上,共60條,每條高2.3米,相隔2.3米。
整段關於會幕建造的經文由兩個部分組成,就是聖所(即會幕本身)和周圍的空地。聖所並不對外開放,只有祭司在供職時才可以入內。
而聖所周圍的空地是可讓百姓活動。
在這片空地上,核心是祭壇,這是一般百姓可以接近的神聖範圍。
因此,會幕是一個讓人與神接觸相交的地方,整個佈局顯示神願意與人同在的心意。
祂是全能聖潔的主,但祂不是超然物外的,乃是「接地氣」的,在祂所救贖的百姓中。
神的臨在是一切敬拜的基礎,祂為自己所救贖的百姓定下了接觸祂的途徑。
點燈是會幕禮儀中重要的部分(出27:21)。
這裏指明要用「搗成的純橄欖油」(出27:20)。
「搗」是提取油的方法,藉在臼中將橄欖搗爛,將油提取,然後再過濾。
這種油是沒有渣滓的,用這種油點的燈,照明度強,油煙也少。
晝夜點燈比喻我們在神面前的事奉是不間斷的,而且油也是我們能不斷發光的原因,記得兒時常唱「我的燈需要油」至今也常常成為我的激勵。
誠然,在十個童女的故事中,油是喻意聖靈的同在。
在今日的例子,就是說一架馬力充足的跑車,如果沒有汽油就不能開動了。
聖靈就是我們生命的汽油,讓我們能走畢全程。
回應禱告:
「願頌讚歸給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裏曾把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賜給我們。」(以弗所書 1:3)
今日我們作為主的百姓能經歷祂的美善,實在是難以言喻的福氣。奉主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