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太書20210320

為何保羅要對彼得這樣不留情面?

讀經: 加2:11-14

選讀經文:

「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為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反對他。從雅各那裏來的人未到以前,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出,跟外邦人疏遠了。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但我一看見他們做得不對,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卻按照外邦人的樣子,不按照猶太人的樣子生活,怎麼能勉強外邦人按照猶太人的樣子生活呢?」」 (加拉太書 2:11-14 和合本2010)

時代默想:

今天短短4節的經文令我有很多學習:

保羅為真理的緣故不惜公開責備彼得,我曾想過為何不能私下跟彼得講呢?

原因是這件事情如果不及澄清將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我的觀點是這件事應該在耶路撒冷會議前發生,否則彼得一定不會這樣做,而從雅各來的人也會明白,不應違背了會議的精神。

有人只是歸咎保羅性格剛烈,情緒高漲。

其實保羅這樣激烈的回應彼得是要警誡當天在座的人。

而我要在這裏問的三個問題是:

  1. 保羅責備彼得的動機是什麼?
  2. 公開譴責是否唯一可作的事?
  3. 保羅的行動是否基於他和彼得的認識而作。

「怕別人不高興,怕別人閑言閑語,怕與人衝突。」這都是我作傳道人要首先認罪的地方,保羅向以弗所長老說:「你們自己知道,自從我到亞細亞的第一天,我怎樣跟你們相處,怎樣凡事謙卑,以眼淚服侍主,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你們也知道,凡對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隱瞞不說的,或在公眾面前,或在每一個人的家裏,我都教導你們,不論猶太人和希臘人,我都已證明他們當在神面前悔改,信靠我們的主耶穌。」(使徒行傳 20:18-21 和合本2010

保羅並非要藉指責別人而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要彼得立刻更正他在眾人面前的行動,以免造成壞的影響。

這也使我聯想到教會為什麼要有教會紀律,紀律的目的並不是要定人的罪,乃是為要挽回做錯事的人。

回應禱告:

願我能常常反思,在需要時不要懼怕指出別人的錯,而自己也能正面積極回應別人的指正。奉主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