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香港天樂浸信教會

傳道書 20200530

追求人間的智

讀經傳道書一12-18和合本
1:12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
1:13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1:14 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1:15 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1:16 我心裡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
識的事。
1:17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1: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釋義
傳道者再次提及自己曾經作過以色列的王,並從第1章的第三身轉為以第一身與讀者分享他從四方面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滿足的經驗,12-18節是第一個嘗試:追求智慧的慾望。人類被造帶著神的形象,有分辨善惡和道德的能力,很多不認識神的人,內心也有一份渴望想去尋找真理。但人越想明白周圍的世界,就越得不到滿足,最後只發現「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捕風」與「虛空」一起出現,在傳道書共有七次,一14是第一次。
「捕風」意即追逐那追逐不到的,結果是徒勞無功。
世上有很多未能解決的難題,即使人搜集許多資料仍未能將彎曲的變直,靠人的聰明智慧根本不能提供充足的答案。如果人活著只為努力追求知識成為學者、專家,結果也是徒然。因為人學識越多,越發現自己所認識的只是微不足道。在日光之下沒有以神為中心的智慧和知識,徒令人「多有愁煩、加增憂傷」!

默想
多經智慧和知識的傳道者慨嘆: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一位行醫廿多年,擁有妻兒,衣食無憂,外表生活愜意的醫生,內心卻焦慮不安,常擔心會失去一切。2003年他感染Sars「非典型肺炎」,生死攸關之際與主相遇,被神的愛醫治,見證他的新生命在上帝的國度裡重享自由。
親愛的兄弟姊妹,今天甚麼事最令你感到滿足?


神啊!我承認自己的有限和無知,常常追尋不能真正令我滿足的事物,世上一切的名譽地位和物質都會過去,唯有祢對我的愛和拯救是永恆不變的。求聖靈引導我過以祢為中心的生活,感恩知足享受今天祢所賜予的生命。
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祈求,阿們!

詩歌:一生何求

Exit mobile version